潤滑脂由基礎油+稠化劑+添加劑組成,主要的成分是基礎油(礦物油或者合成油),稠化劑的作用像海綿,由纖維結構組成,基礎油和添加劑被儲存在里面。正如海綿受到擠壓會流出水一樣,潤滑脂的“海綿”受到擠壓也會析出基礎油,而潤滑脂受到“擠壓”的主要方式有兩種:機械擠壓、高溫。

從上面我們可以看出,潤滑脂分油是正常的。如果潤滑脂不具備把油釋放出來的能力,那么也無從潤滑,因為潤滑靠的是基礎油,稠化劑幾乎沒有潤滑作用。潤滑脂的分油量與稠化劑的含量有關,從潤滑脂的成分我們可以看出,潤滑脂里稠化劑的含量是有區別的,聯想一下海綿,我們不難明白,稠化劑含量高,則基礎油越不容易析出,分油越少。那么潤滑脂里含有的稠化劑是不是越多越好呢?當然不是了,很顯然,要是稠化劑太多了,基礎油被緊緊吸住。不能釋放基礎油的潤滑脂,怎么潤滑?所以,潤滑脂的稠化過程就需要找到這個折中點。
說到是什么讓潤滑脂在靜態存放中還會析油,就不得不提到潤滑脂技術指標中一個比較重要的概念:膠體安定性!
膠體安定性是影響潤滑脂析油的主要特性,潤滑脂使用過程中析油主要原因是膠體穩定性下降所致,膠體穩定性是潤滑脂在一定溫度和壓力下保持膠體結構穩定、防止潤滑油從潤滑脂中析出的性能。
潤滑脂的膠體穩定性差,在使用過程中,受到熱、壓力和離心力等作用會發生嚴重分油,導致壽命迅速降低,并會使潤滑脂變稠變干,失去潤滑作用。
影響潤滑脂膠體穩定性的因素主要有三個方面:
(1)潤滑脂的組成方面主要是受到基礎油黏度和稠化劑類型及稠化劑中脂肪酸種類的影響。例如高黏度潤滑油制成的潤滑脂膠體安定性優于低黏度潤滑油制成的潤滑脂;復合鋁基潤滑脂地膠體安定性就比較好,合成潤滑脂膠體安定性優于天然潤滑脂等。
(2)工藝方面,基礎油所占地百分比越多,稀油量也就越大。此外,皂基的再結晶速度也會影響潤滑脂地結果,例如鋰基脂慢冷時比快冷時析油量大,而鋁基脂和鋇基脂就剛好相反。
(3)工況條件方面,壓力越大、溫度越高,就越容易析油,例如大桶包裝的潤滑脂由于下層脂受到的壓力大,會比小桶包裝的更容易析油。